【区域位置】 洪山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全区自西向北呈半圆形,环抱武昌、青山两区。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 114 °7′~114 °38′,北纬 30 °28′~30 °42′。区境内地貌以平原为主,山丘湖泊纵横,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桂子山、喻家山、南望山、九峰山、花山、白浒山等山峦起伏,东湖、南湖、青菱湖、汤逊湖、严西湖、严东湖、黄家湖等湖泊密布,巡司河、青菱港、建设港、和平港、青山港、北湖港等河港纵横交错。
【建置区划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洪山区在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建制区划不断变化。
1949 年 11 月,武汉市在江南地区设 3 个郊区,即洪山区、武泰区和挹江区。
1951 年 4 月,为了加强对民主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武汉市调整区划,将洪山、武泰、挹江 3 个郊区合并为武汉市第八区(武昌郊区),区机关驻地在武昌官园湾 1 号。1952 年 7 月,武汉市撤销第八区(武昌郊区),分设南湖区和东湖区。
1955 年 2 月,武汉市将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成立洪山区。区机关驻地在武昌高家湾。
1956 年 6 月,武汉市撤销南湖区,将武汉市江南的 3 个郊区(洪山区、南湖区和青山区)合并为洪山区和青山区。
1958 年 8 月,武汉市将市郊各小郊区撤销,成立了武汉市郊区,区机关驻地在汉口万松园路2 号,1959 年 2 月又迁至武昌街道口珞喻路 6 号。
1960 年 4 月,武汉市通过了《关于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定》,从 5 月至 7 月在原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建立 9 个以区为单位,以大型工厂企业、机关、学校为骨干的城市人民公社,撤销武汉市郊区,原郊区所辖的农村人民公社就近划给各城市人民公社管辖。7 月 6 日成立洪山(城市)人民公社。
1961 年 3 月武汉市将洪山人民公社和关山人民公社合并,恢复行政区建制,成立武汉市洪山区。
1964 年 8 月,武汉市为加强对市郊农村工作的领导,成立洪山和汉桥两个郊区。
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洪山区同全国一样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共洪山区委员会和洪山区人民委员会受到冲击,全区的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1968 年 2 月,洪山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5 年 2 月,根据武汉市的决定,调整洪山区所属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将 16 个公社合并为 7 个公社。
1976 年 1 月武汉市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将汉桥区撤销并入洪山区,此时,洪山区成为环绕武汉市的大郊区。
1984 年 1 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洪山35洪山年鉴36区所辖农村人民公社改为乡。
1985 年 1 月,武汉市为适应大城市改革开放的需要,推行以城带郊的城区管理体制。因此将洪山区管辖的江北的 5 乡(江堤、长丰、永丰、后湖、谌家矶)、3 街(琴断口、岱山、唐家墩)分别划归硚口区、汉阳区和江岸区。
1986 年 7 月,武汉市进行区划调整,将原由武昌区管辖的关山街、狮子山街、葛化街以及珞珈山街的大部分组建成的珞南街,划归洪山区管辖。
1987 年 1 月,原属鄂州市的左岭镇划归洪山区。至此,洪山区辖天兴、和平、建设、洪山、青菱、九峰等 6 个乡,花山、左岭 2 个镇以及关山、狮子山、珞南、张家湾、葛化、红旗等 6 个街道办事处。
1993 年 7 月左岭镇同葛化街合署办公;1994年青菱乡同张家湾街合署办公。2001 年 12 月 12日,区委、区人大、区人民政府和区政协机关迁驻雄楚大街湖北省团校临时办公。2003 年 8月 1 日整体搬迁至洪山区珞狮南路 318 号洪山区政府新办公大楼办公。2006 年撤销和平乡与洪山乡,设立和平街办事处与洪山街办事处。2006 年九峰乡北片的滨湖村、建强村、鼓架村、渔场移交武汉东湖风景区托管。2008 年九峰乡及其九峰村等十村一委整体移交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托管。
2009 年 5 月,武汉市为解决武昌、青山、洪山区“插花地”的问题,对三个区的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洪山、武昌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为:将洪山区管辖的姚家岭、向阳、余家湖、风光、三角路等 5 个村及城南社区的全部区域调整到武昌区管辖;将位于武昌区界线范围内的烽火、东亭、团结、徐东、柴林头、余家头等 6 个村及南湖、徐东、和平等 3 个社区的部分区域调整到武昌区管辖;将武昌区管辖的新世纪、华电、省电、纺机、铁机、风光苑等 6 个社区的全部区域调整到洪山区管辖;将位于洪山区界线范围内的理工水运、岳家嘴、列电、石牌岭等 4 个社区的部分区域调整到洪山区管辖。洪山、青山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为:将洪山区管辖的东兴洲、芦嘴、火官、五一、红胜、星火、同兴、群力、努力、胜强、武东、贾岭、五星等 13 个村和光明、武东 2 个社区的全部区域调整到青山区管辖;将位于青山区界线范围内的柴林头、余家头、大洲、厂前等 4 个村的部分区域调整到青山区管辖;将青山区管辖的自建社区调整到洪山区管辖。洪山区经过与武昌、青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面积由 509 平方千米调整到 480.2 平方千米,减少约 28.8 平方千米。
2009 年 12 月,继市江南三区“插花地”调整后,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解决接收区域管辖问题和红旗街“有天无地,有街无道”历史遗留问题,洪山区对区内部分街乡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红旗街南迁至梨园地区,更名为梨园街。
2010 年 6 月 28 日,洪山区左岭镇及所属 16个村(金王、吕墩、左岭、花园、上街、程墩、彭李、卸甲、大罗、泉井、周庄、朝阳、快岭、园林、黄陂岭、甲铺岭)4 个社区(左岭、祥龙、白浒、葛化),花山镇及所属 13 个村(白浒、清丰、东港、沿江、山湖、红光、红军、土桥、联合、花山、春和、红焰、白羊山),1 个社区(花山社区),赛山村飞地、严东湖渔场、花山渔场,整体移交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托管。托管面积为89.26 平方千米,托管人员计 22254 户 65996 人。花山镇 6 村 1 场 1 苗圃 1 湖(即化工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联丰村、赛山村、吴桥村、吴桥渔场、花山苗圃和化工区防护带范围内的后山村、何董村、清潭村、竹子湖),整体交由化工区托管。托管面积为 17.19 平方千米,托管人员计 2236 户7332 人。
2010 年 8 月 13 日,洪山区建设乡及所属群利、群联、向家尾、黎明、四新、高潮、崇阳、前锋、新集、建洲、新村、建设、工业港、胡教14 个行政村和建设社区、建设乡林场及建设乡渔场整体移交化工区托管,托管面积约 46.9 平方千综述37米,人员计 9113 户 2.41 万人。
2010 年 11 月,继左岭、花山、建设乡分别移交东湖高新区、化工区托管后,为更好地适应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洪山区对区内部分区域行政区划又进行了调整,调整设立卓刀泉和青菱两个街道办事处。一是将左岭镇托管后仍保留在洪山区的葛化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至卓刀泉区域,更名为卓刀泉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卓刀泉街辖 20 个社区 1个村,即原关山街管辖社区 8 个(709 所社区、红星社区、吴家湾社区、华城苑社区、鲁广社区、工程大社区、关西社区、关西二社区);原珞南街管辖社区 9 个(五环社区、伏虎山社区、体院社区、尚文社区、卓刀泉社区、虎泉社区、马庄苑社区、金昌社区、高创社区);原洪山街管辖社区 4 个(卓刀泉社区、名都花园社区、学雅芳邻社区、鲁巷社区)。二是撤销青菱乡人民政府,在原青菱乡(张家湾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内调整设立青菱和张家湾两个街道办事处。张家湾街与青菱街以三环线为界,三环线以北为张家湾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三环线以南为青菱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调整后张家湾街辖 12 个社区(张家湾社区、建材社区、列电社区、三桥社区、农科院社区、长江社区、长征社区、烽火社区、毛坦社区、胜利社区、南湖社区、城市花园、光霞社区);青菱街辖 5 个社区(园艺社区、红霞社区、青菱社区、渔业社区、建和社区)11个村(横堤村、火箭村、金塘村、杨林村、西湾村、杨泗村、石嘴村、老桥村、建阳村、花园村、建群村)。
截至 2011 年 4 月,洪山区辖珞南、关山、狮子山、梨园、和平、洪山、张家湾、青菱、卓刀泉、天兴乡 9 个街道和 1 个乡。调整后的面积约为 220.5 平方千米。托管区总面积 259.7 平方千米。
洪山区人民政府驻地珞狮南路 318 号。
【自然环境】 洪山区地貌以平原为主,有山有水,水阔地宽,西北略低,东南略高。全区 93%的土地低于海拔 40 米,平均高程为海拔 25.3 米。丘陵岗地分布在花山、九峰、洪山、青菱等乡镇街内。辖区内桂子山、喻家山、南望山、九峰山、花山、白浒山等由中部向东部连绵延伸,与南湖、严东湖、严西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境内中部自西向东有低岗伸延,东部则以垄岗平原为主。丘脊岗坡多,呈东西走向,形成较大范围的天然屏障。区内的江岸长约 66.2 千米。境内大小山峰,一般坐东向西,呈带状延伸,湖泊 14 个,山水相依,河汊相错,自然景色十分壮观。按地貌成因类型可分为低山丘陵、剥蚀堆积平原及堆积平原3 种类型。
洪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50~2050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106~110 卡每平方厘米(1卡=4.18 焦),无霜期平均为 240~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1150~1190 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 4—8 月。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但是,区内光、热、水分布不均匀,变化较大,冬、夏季日照相差约一倍,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 7 月份平均气温 29℃,最冷的 1 月份平均气温 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等弊端。降雨量一般集中在 4—8 月,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在季节上分布不均,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大暴雨,突发性强,日降雨量最多达 248 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这些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
洪山地区年均气温 16.3℃,农业界限温度高于 5℃的有 283 天,高于 10℃的有 235 天,高于20℃的有 136 天,无霜期 236 天,年均日照时数2087 小时,年均降雨量 1163 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区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这些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洪山区蔬菜生产洪山年鉴38创造了优越条件。但春季寒潮大风、低温连阴雨多,气候变化大,备耕困难,大园蔬菜生产受害。夏季持续高温、干旱使大春作物早衰,旺季不旺。秋季连阴雨、干旱、早霜等使十字花科作物受光照不足的影响。冬季寒潮大风、冷冻等使秋冬播蔬菜越冬难,秋菜存储难。
【自然资源】 全区已探明有砖瓦黏土、水泥黏土。武汉大学(原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和洪山街幸福村有地热。原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地热温度为 23 ~ 37.5℃。
现已探明洪山区内矿产类有玻璃石英矿、建筑石材、砖瓦黏土、水泥黏土,还有矿泉水。玻璃石英矿在九峰大长山一带,约 800 万立方米。建筑石材分布在花山、九峰、左岭。砖瓦黏土在花山、九峰、左岭、建设、洪山等街、镇、乡,水泥黏土在和平街、八吉府和九峰街。
马鞍山森林公园有一矿泉井,储量较大。左岭街泉井村也有一口矿泉井,是一地下喷泉,储量较大。
洪山区内有树种 72 种以上,用材林有松、栎、枫香、柏、苦楝、刺槐、柳等 8 种乡土树及泡桐、池杉、水杉、杉木、落羽松、川柏等 7 种引进树,经济林有油桐、板栗、枇杷、桃、李、梨、枣、桑等 8 种乡土树及油菜、核桃、苹果、柑橘、山楂、猕猴桃、草莓、茶叶等 8 种引进树。
在偏远的垄岗深处,有野生块根植物和野生果及药材,有可食用的野菜:地米菜、野苋菜、野韭菜、苜蓿、马齿苋等。在湖边沼泽地,有藜篙、野篙芭、芦苇。在湖面上有浮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湖内有野藕、野菱角、芡实等。
站点地图智能问答
版权所有: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鄂ICP备05009168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07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110038
主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单位: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 |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00号 | 邮编:430070
政府各机构联系电话 | 网站技术支持:027-87678380 | 网站运维邮箱:htfw@hongshan.gov.cn